doc文档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(二)

小学数学 > 四年级上 > 奥数讲义 > 文档预览
6 页 872 浏览 13 收藏 4.9分

摘要: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(二)专题简析:行船问题是指在流水中的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,它也有路程、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。因此,它比一般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速。在静水中行船,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船速,逆水的速度叫逆水速度,顺水下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。船在水中漂流,不借助其他外力只顺水而行,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叫水流速度,简称水速。行船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相比,除了用速度、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外,还有如下的特殊数量关系:顺水速度=船速+水速逆水速度=船速-水速(顺水速度+逆水速度)÷2=船速(顺水速度-逆水速度)÷2=水速 例1: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,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,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,两车在距中点18千米处相遇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?分析与解答:由条件“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,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”可知货、客车的速度和是48+42=90千米。由于货车比客车速度快,当货车过中点18千米时,客车距中点还有18千米,因此货车比客车多行18×2=36千米。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48-42=6千米,这样货车多行36千米需要36÷6=6小时,即两车相遇的时间。所以,两地相距90×6=540千米。练习一1,甲、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,甲每小时行20千米,乙每小时行18千米。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,求全程长多少千米。2,甲、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,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,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,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。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?3,快车和慢车同时从南北两地相对开出,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,经过3小时后,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

温馨提示: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,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,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。
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3-05-24 05:01:58上传分享
你可能在找
  •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(二)专题简析:行船问题是指在流水中的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,它也有路程、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。因此,它比一般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速。 行船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相比,除了用速度、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外,还有如下的特殊数量关系:顺水速度=船速+水速逆水速度=船速-水速(顺水速度+逆水速度)÷2=船速(顺水速度-逆水速度)÷2=水速 例1: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
    4.9 分 6 页 | 18.00 KB
  • 第30讲行程问题(三)一、专题简析:很多稍复杂的应用题,运用算术方法解答有一定困难,列方程解答就比较容易。列方程解答行程问题的优点是可以使未知道的数直接参加运算,列方程时能充分利用我们熟悉的数量关系。 因此,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行程问题,我们可以用题中已知的条件和所设的未知数,根据自己最熟悉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方便解题。 二、精讲精练:例1A、B两地相距259千米,甲车从A地开往B地,每小时行38千米;半小时后,乙车从B地开往A地,每小时行42千米。乙车开出几小时后和甲车相遇?
    4.9 分 6 页 | 29.00 KB
  • 第十四周植树问题专题简析:1.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:(1)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,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,即:棵数=段数+1;(2)如果一端植树,另一端不植树,那么棵数与段数相等 ,即:棵数=段数;(3)如果两端都不植树,那么棵数应比段数少1,即:棵数=段数-1。 2.在封闭的路线上植数,棵数与段数相等,即:棵数=段数。 例1:城中小学在一条大路边从头至尾栽树28棵,每隔6米栽一棵。这条路长多少米?
    4.9 分 6 页 | 16.00 KB
  • 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(二)专题简析:本周的主要问题是“追及问题”。追及问题一般是指两个物体同方向运动,由于各自的速度不同,后者追上前者的问题。 追及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:速度差×追及时间=追及路程解答追及问题,一定要懂得运动快的物体之所以能追上运动慢的物体,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速度差。 (2)兄弟二人从100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同时出发,沿同一方向跑步,弟弟在前,每分钟跑120米;哥哥在后,每分钟跑140米
    4.9 分 6 页 | 20.00 KB
  • 第28讲行程问题(一)一、专题简析: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、时间、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。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:路程=速度×时间。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,就能求出第三个量。 二、精讲精练例1甲、乙两车同时从东、西两地相向开出,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,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。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,东、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? 练习二1、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,相向而行。哥哥每分钟行120米,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,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。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?2、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,每小时行32千米。
    4.7 分 5 页 | 24.00 KB
  • 小学一年级奥数练习及答案解析十一讲一年级认识图形例题讲解(一)小学一年级奥数题:认识图形例题讲解(一) 一年级认识图形例题讲解(二)小学一年级奥数题:认识图形例题讲解(二)一年级认识图形例题讲解(三) 小学一年级奥数题:认识图形例题讲解(三) 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(一)小学一年级奥数题:重叠问题例题讲解(一) 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(二)小学一年级奥数题:重叠问题例题讲解(二)
    4.7 分 11 页 | 312.69 KB
  •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(二)专题简析:在行程问题中,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,但有两点值得注意: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,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;二是同地、同向运动时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分钟于到丙,再过3分钟第二次遇到乙。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,湖的周长为600米,求丙的速度。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,刚好共行了一圈。
    4.6 分 6 页 | 50.50 KB
  • 第三十五周行程问题(三)专题简析:本周主要讲结合分数、百分数知识相关的较为复杂抽象的行程问题。要注意:出发的时间、地点和行驶方向、速度的变化等,常常需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。
    4.6 分 5 页 | 34.50 KB
  • 第28周行程问题(一)专题简析: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、时间、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。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:路程=速度×时间。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,就能求出第三个量。 3,甲、乙二人同时从
    4.7 分 5 页 | 30.00 KB
  • 第三十周行程问题(三)专题简析:很多稍复杂的应用题,运用算术方法解答有一定困难,列方程解答就比较容易。列方程解答行程问题的优点是可以使未知道的数直接参加运算,列方程时能充分利用我们熟悉的数量关系。 因此,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行程问题,我们可以用题中已知的条件和所设的未知数,根据自己最熟悉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,方便解题。
    4.8 分 4 页 | 25.50 KB
本站APP下载(扫一扫)
活动: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
本站APP下载
热门文档